(四川经济网)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

2025-07-28 16:43:32作者:颜铄欢 任丽桦 来源:经济学院 点击数:

  

近日,为响应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号召,聚焦长江上游省市展开深度调研,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的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农链新生”调研团(以下简称:调研团)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围绕新质生产力如何赋能农技推广、守护粮食安全这一时代命题,对川渝等地区展开深度走访。

调研团的同学与农户展开对话

调研团队循江溯源,足迹遍及四川、云南、重庆等长江上游核心地区。团队成员以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深入田间地头、企业车间,通过“面对面”的线下访谈与“点对点”的电话补充,与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及农业龙头企业等多维主体展开系统对话,确保每一份数据、每一则案例都经得起时间与实践的检验。

针对种植业农户,调研团队精心设计问卷,在访谈过程中详细记录每一个关键信息,用相机捕捉调研现场的真实瞬间,确保调研资料的全面性与真实性。而针对农业合作社乃至农业园区,团队成员则聚焦于访谈环节,同样以照片留存重要场景,力求从不同角度剖析农技推广的运作情况。

在峨眉山市绥山镇的一片稻浪深处,调研团与种植大户林女士的对话,成为透视新质生产力落地效应的鲜活切片。林女士用三句话勾勒出田野“智变”——“过去靠天吃饭,如今数据作田;昔日人工打药,今朝无人机巡航;曾经坐等收购,现在链上直销。”这套“数字大脑+空中卫队+云端市场”的组合拳,不仅让峨眉山市水稻亩产量和优质率提高,更大大降低了自然灾害损失率。林女士笑着总结:“新兴技术给土地配了‘智能管家’,也给农民吃了‘定心丸’,咱种的不仅是稻子,更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底气。”

调研团的同学针对农业合作社展开调研

在嘉禾种苗的温室里,调研团看到新质生产力正把农技推广搬上“云端”。合作社与电商平台牵手,让幼苗还在育苗床时就已被预订;传感器悄悄记录着温度与光照,这些数据连同市场口味一起,被农技员写进新的“种植口令”,当天就能调整肥水。过去靠经验、等批发的老路,如今被一条实时在线的新链路取代,滞销焦虑悄然散去。公司负责人提到:“新质生产力像一场甘霖,把田头和市场连成一条线,让我们既是种地的,也是搞科研的。”

调研收官,并非终点,而是起点。带着沾满泥土的问卷、写满数据的记录本,四川农业大学“农链新生”调研团的成员们即将回到校园,把田野里最鲜活的脉搏一并带回:传感器的嘀嗒声、无人机的嗡鸣声、农户的笑意,都将成为他们课堂与实验室里的新坐标。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陈学伟教授团队揭示植物平衡耐热和抗病新机制
    陈学伟教授团队
  • 园艺学院杜晓教授团队揭示茶多酚参与肿瘤化疗的增效减毒新策略
    园艺学院杜晓教
  • 356体育平台团队揭示高碘酸盐去污新机制  助力保护农业水环境
    356体育平台团队揭示高

最新文章

Copyright 2025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