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研究揭示“茶源”超粒子改善结肠炎的新策略

2025-07-28 16:37:10作者: 来源:园艺学院 点击数:

  

近日,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茶学系教授杜晓团队与四川大学教授郭俊凌团队合作在期刊Theranostics发表论文。该研究创新性地从茶树中获取灵感,开发了一种天然“茶源”口服膳食补充剂,不仅显著提升了茶叶核心抗炎成分的稳定性,还能通过对肠道屏障的全面修护,实现了对炎症性肠病(IBD)及其相关精神症状的协同治疗,为IBD综合治疗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IBD作为一种慢性复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以肠道屏障破坏、菌群失调和免疫紊乱为特征,已致全球超350万人患病。此外,该疾病还会通过微生物-肠道-大脑轴引发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致约35%的IBD患者倍受困扰。当前治疗该病方法往往难以同时靶向肠炎和相关精神性并发症,亟需开发安全有效的新型治疗策略。

两团队学者受茶树进化的灵感启发,使用茶叶蛋白负载茶叶多酚(EGCG)制备了天然的“茶源”超粒子(TSPs)口服膳食剂,以期这种仿生天然的策略通过肠-脑轴干预为IBD治疗提供新方案)。

“茶源”TSPs调控IBD及其精神紊乱的示意图 四川农大供图

研究团队利用茶叶蛋白与EGCG的自组装特性,在温和条件下成功构建了无需化学交联剂制备,生物相容性优异,稳定性良好的TSPs。随后,团队评估了TSPs对DSS诱导结肠炎的治疗效果,发现,TSPs治疗组疾病活动指数(DAI)降至1.0±0.6,显著优于游离EGCG组(1.8±0.7),并有效缓解了腹泻和血便症状。同时,TSPs治疗组恢复结肠长度能达到健康对照组的90%,较其他治疗组提升2倍。此外,TSPs还能显著降低小鼠外周血的促炎因子水平,使脾脏指数恢复至接近正常水平,表明TSPs能通过多途径作用有效缓解结肠炎症状并改善系统性炎症。

基于肠道菌群调控的良好效果,两团队学者评估了TSPs对精神行为的影响。在旷场实验中,TSPs治疗组小鼠活动距离恢复至934cm(接近健康对照组900cm),显著优于DSS模型组,表明焦虑症状有明显改善。这一行为学研究结果表明,TSPs通过“菌群-肠-脑”轴有效缓解了结肠炎伴随的精神障碍。

“茶源”TSPs作为一种新型的天然治疗策略,在肠道炎症调控、菌群重塑、改善相关精神症状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这为炎症性肠病的综合治疗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的临床转化价值。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陈学伟教授团队揭示植物平衡耐热和抗病新机制
    陈学伟教授团队
  • 园艺学院杜晓教授团队揭示茶多酚参与肿瘤化疗的增效减毒新策略
    园艺学院杜晓教
  • 356体育平台团队揭示高碘酸盐去污新机制  助力保护农业水环境
    356体育平台团队揭示高

最新文章

Copyright 2025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