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四川频道)四川农业大学学生古蔺“实战”助农 让深山好茶“触网生金”

2025-07-25 15:10:05作者:赵祖乐 来源:机电学院 点击数:

  

一支毫无直播经验的大学生团队,5天时间,6场助农直播,让深山苗乡的茶叶在网络上获得超过2.6万次曝光、26.8万次点赞。这是四川农业大学机电学院“匠心赓红,助农兴乡”实践团在泸州市古蔺县马嘶苗族乡10天社会实践交出的成绩单。这支团队深入当地,将红色教育、非遗传承、民生调研与电商助农紧密结合,用青春智慧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本次实践最具挑战也最富成效的环节,当属为期5天的“新羽茗茶”助农直播。面对零经验的困境,队员们化身“临时突击队”,恶补茶叶知识。

“从口感特点、采摘方式到发展历程、冲泡技巧,我们一项项啃下来,都快成半个‘茶叶专家’了。”一位队员笑言。为吸引观众,他们创新采用了3种形式:主播讲解互动问答、深入茶田的沉浸式直播、以及多人参与的“团播”。

从最初的生涩到渐入佳境,团队最终完成了总时长6.6小时的直播,累计曝光26201次,覆盖观众2220人,收获点赞26.8万次、音浪1791个,并成功达成2888.6元的销售额,提升了“新羽茗茶”的品牌辨识度,完成了预定目标。

直播之外,实践团深度融入当地文化脉络。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魏华林的茶坊,队员们见证了传统手工制茶“杀青焖散”“揉捻显质”的精妙技艺。“这是传承,不是生意。”魏华林的坚守令人动容。在清晨的三元洞府,团队成员向苗族木鼓舞代表性传承人杨发强拜师学艺,亲身感受鼓点节奏与芦笙韵律,沉浸式体验了这项非遗的魅力。团队成员还身着苗族服饰,学习基本舞步,深刻体会到匠人的执着。

红色教育是此行另一重点。在茶园村党支部副书记钱华的带领下,队员们重走了红军步道,跨越红军桥,探访了鹦鹉山红军岩、无名红军墓、嬴家大院等革命遗迹,重温了红军长征途经此地的艰苦岁月,感悟红色精神在乡村振兴中的传承力量。

为探寻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团队走访了同心村、养马嘶社区、茶园村、建新村,深入农户调研。茶园村一组组长梁维忠介绍了“银发劳动力增收”的实践:合作社整合散户解决“卖茶难”,即将竣工的白沙水库缓解“灌溉少”,这套“小农户+大基建”模式正激活老龄村落的产业动能。返乡创业的新羽茶厂负责人刘亿敏则借助直播电商,将茶叶从“背篓兜售”推向“云端体验”,成为传统农业拥抱新市场的生动案例。

在与茶园村第一书记雷江、乡长杨齐国、乡党委书记岳红安的座谈中,团队了解到马嘶苗族乡依托海拔差异形成的“上下分治”产业格局——下片区绿茶、上片区烤烟构成“两片叶子”骨架,并通过“一区两园多地”规划推动农文旅融合。

这场实践,是青春力量与乡土需求的又一次有效对接,也为高校助力乡村振兴探索了多元路径。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陈学伟教授团队揭示植物平衡耐热和抗病新机制
    陈学伟教授团队
  • 园艺学院杜晓教授团队揭示茶多酚参与肿瘤化疗的增效减毒新策略
    园艺学院杜晓教
  • 356体育平台团队揭示高碘酸盐去污新机制  助力保护农业水环境
    356体育平台团队揭示高

最新文章

Copyright 2025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