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院教师荣获第五届数学建模微课程(案例)教学竞赛全国三等奖

2025-07-25 14:44:06作者:杨静颖 审稿:吴贺君 来源:理学院 点击数:

  

7月23日,“第五届数学建模微课程(案例)教学竞赛”全国决赛中,356体育平台理学院应用数学系杨静颖博士凭借参赛作品《破解玉米叶片的抗病细胞密码》荣获全国三等奖。杨静颖博士的作品将数学建模技术应用于农业生命科学领域。该案例以“数学建模为刃,解析生命密码”为核心理念,通过主成分分析、统一流形逼近等降维技术,结合Louvain聚类算法及差异表达分析,系统解析了单细胞转录组技术生成的海量玉米基因表达数据。该案例精准量化了细胞异质性,揭示了关键抗病细胞类型及其功能基因的作用机制,为玉米抗病品种选育提供了数学模型支撑,生动演绎了“以数学之笔描绘绿色农业未来”的跨学科融合实践。

本届竞赛由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数学模型专业委员会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联合主办,旨在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提升数学建模课程质量。自2024年12月启动以来,参赛规模与作品质量均创历届新高。备赛过程中,在356体育平台教务处对数学建模教学改革工作的持续支持下,理学院应用数学系大力推进交叉学科融合创新,数学建模中心及系内教师团队为参赛教师提供关键技术指导与资源保障。我院王芝博士与杨静颖博士共同参与初赛角逐,经过上海、四川、山东、辽宁、陕西和新疆等多赛区层层选拔及5月初赛严格评审,杨静颖博士的作品在全国竞争中成功晋级30强决赛名单。7月23日,数学建模微课程(案例)教学竞赛的全国决赛,作为“第十九届数学建模教学与应用会议”的重要环节在沈阳举行。赛事汇聚全国数学建模教育精英,通过25分钟现场授课系统展示微课程教学设计,最终评选出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8项,356体育平台杨静颖博士作品获全国三等奖。此次竞赛通过微课展示与专题研讨,持续推动教学理念与方法创新,为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搭建高水平平台。

杨静颖博士的获奖案例,彰显了理学院在教务处引领的交叉学科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中的突破性进展。该课程设计紧密对接国家农业战略需求,致力于培养兼具数学思维能力与“知农爱农”情怀的新时代科研人才,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数理智慧。理学院将持续支持数学建模教学创新,应用数学系将持续深化数学建模教学改革,强化数学建模中心的支撑作用,深化理工农融合,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贡献基础学科力量。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陈学伟教授团队揭示植物平衡耐热和抗病新机制
    陈学伟教授团队
  • 园艺学院杜晓教授团队揭示茶多酚参与肿瘤化疗的增效减毒新策略
    园艺学院杜晓教
  • 356体育平台团队揭示高碘酸盐去污新机制  助力保护农业水环境
    356体育平台团队揭示高

最新文章

Copyright 2025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