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网)四川大学生深入乡镇,助力田园综合体,共建美丽乡村
2019-08-26 17:08:02作者:钟畅 来源:腾讯网 点击数:
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四川农业大学柴鸡蛋团队于2019年7月13日分别在天马镇和胥家镇两地开展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活动。本次实践活动以基于“三生空间”的田园综合体农旅耦合度研究项目实地调研为主要任务,先后前往天马镇和胥家镇对当地政府居民进行了问卷走访。
在行程以前,川农柴鸡蛋团队经过讨论研究,为了更好的评估农旅耦合程度且更好的与当地居民交流,决定采用纸质调查问卷的调查方式。问题设置了包括村民匿名基本信息、村民对当地旅游业农业发展情况是否了解、村民对于农业旅游业耦合程度认知等贴近居民日常生活的问题。
图为调研当日天马镇玫瑰花溪谷正门景象。王苓摄。
清晨抵达天马镇,探景区,访民情
7月13日上午,柴鸡蛋团队成员乘车到达都江堰市天马镇玫瑰花溪谷,对相关工作人员与居民进行访谈,了解相关情况。
随后团队成员对当地居民开展问卷调查。在调研过程中,队员们一方面与调研居民拉家常,拉近与居民之间的距离,以便于问卷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耐心为居民讲解调研中涉及的相关名词,加强了当地居民对该项目的理解。调查主要以匿名调查村民的基本情况为主,除了对农旅耦合度的评价之外,还有农旅耦合模式对村民基本生活状况、村子环境状况和经济情况造成的影响。
图为两位团队成员正在与受访户交谈。孙诗伟摄。
午后街访胥家镇,询政策,集建议
下午,团队成员继续乘车前往胥家镇进行调研。首先队员们来到胥家镇政府,与相关的政府工作人员对于田园综合体农旅发展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调研,加深了队员对当地相关政策的理解。随后对胥家镇当地居民与产业工作人员进行调研,增加了样本数据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便于后期统计调研结果。
图为正在与胥家镇群众沟通的同学。王苓摄。
本次调研在柴鸡蛋团队充分准备下有序地开展,经过一整天的认真调研走访,获得的数据真实可信。各位队员不仅对于当地田园综合体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成功践行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一客观真理,而且增强了队员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大家均表示收获颇丰。
调研后回归项目,基于项目对调研地进行评估
此次调研活动让柴鸡蛋团队成员们对马镇、胥家镇农旅耦合程度进行了评估,并对农村农旅耦合发展模式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农旅融合是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发展的新模式,是实现产业融合的新手段。在充分尊重农业产业功能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农业旅游资源和土地资源,以所开发的农业旅游休闲项目、农业配套商业项目、农业旅游地产项目等为核心功能架构,整体服务品质较高的农业旅游休闲聚集区。
都江堰天府源田园综合体项目作为全国首批、全省首个田园综合体试点,以都江堰深厚的水文化、道文化、农耕文化为支撑,依托都江堰的旅游资源与生态资源优势打造,天府源田园综合体已打造了“玫瑰花溪谷”、“拾光山丘”等示范项目。
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团队成员发现田园综合体项目仍存在一些统筹开发不足的问题,大部分地区尚未开发,仍为荒地或农民菜地、旅游文化景观开发不足、农耕文化体验区过于抽象,项目难以具体落地,农旅产业联动性不高,耦合度较低的问题。
图为柴鸡蛋团队成员合影。钟畅摄。
项目概要及预期成果
基于“三生空间”的田园综合体农旅耦合度研究于2019年获批创新训练计划省级立项。预计于2019年9月撰写一份基于“三生空间”的都江堰天府源田园综合体农旅耦合度研究报告,并拟定于2020年3月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以基于“三生空间”的田园综合体农旅耦合度研究——以都江堰天府源田园综合体为例的高质量论文。
团队将针对我国田园综合体现今发展现状,利用农旅耦合度计算模型研究田园综合体基于“三生空间”理论框架下农旅耦合的三生效益,寻找田园综合体新的发展模式,避免“千篇一律”式的规划建设,进行特色农业功能分区,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并基于都江堰天府源田园综合体项目现状,研究出多种相关具体建设规划方案并申请专利,为都江堰天府源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提供实际上的帮助。
作者:钟畅 图片: 孙诗伟 钟畅 王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