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农先锋】动科院专家赴多地开展生猪育种指导工作
2025-08-01 16:27:38作者:沈林園 审稿:杨雪 来源:动科学院 点击数:
近日,动物科技学院猪种质资源挖掘与创新利用团队的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肉质遗传改良岗位科学家朱砺教授、四川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外种猪本土化高效选育岗位专家沈林園副教授、团队成员甘麦邻教授一行先后前往资阳、绵阳、达州等地,分别为四川永鑫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绵阳明兴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四川德康农牧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丽天牧业有限公司、铁骑力士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开展育种指导工作。
本次现场指导是团队对合作企业定期性(月度或中期)育种工作总结,分别针对各企业在育种数据管理、基因组选择、遗传评估模型、遗传参数制定、体细胞克隆、育种软件与芯片研发、新品种培育等方面开展了系统性地总结与分析,详细地展示了团队自研的规避矩阵求逆IFBULP基因组选择理论(可实现百万级G矩阵的快速无损求逆)、融合AI算法的高效Genofuse评估模型、DeepBLUP智能育种软件等创新性生物育种技术对企业种猪核心群性能的提升效果,获得企业负责人高度认可。团队还针对各企业群体结构与未来发展战略制定了个性化的生物育种技术可行性升级方案,同时双方共同商讨制定了下半年的育种工作计划。
据悉,猪种质资源挖掘与创新利用团队长期开展地方猪资源挖掘与创新利用、外种猪本土化培育、现代生物育种技术研发等产业化应用研究工作,为我省10余个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外种猪)以及省级地方猪核心育种场/保种场提供技术服务。先后创新集成的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技术体系和外种猪本土化高效选育技术体系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并将技术成果落地转化应用于合作企业,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例如,团队助力资阳市重新找回了农业农村部早已宣布灭绝的伍隍猪遗传资源,使我省成为地方猪资源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选育多个外种猪专门化品系和商品配套系主选生产性能超过国外同期水平,如终端父本达100kg体重日龄缩短11.37天(131.38天),高效ELY商品配套系比通用DLY上市日龄缩短13.44天,形成了商业育种的“引种-驯化-选育-提高”良性循环模式,打破了优质原种猪的进口依赖。团队先后协助我省6家企业入选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2家入选国家种业阵型企业,为我省生猪种业自立自强贡献了川农力量。
图为团队成员在德康集团开展育种指导工作
图为团队成员为永鑫农牧集团开展育种指导工作
图为团队成员为企业评估新选核心育种场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