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扬楫】范江涛:科研路上坚韧行 惠农实践勇当先

2025-05-27 10:42:07作者:林学院 审稿:杨娟 来源:林学院 点击数:

  

【人物简介】:范江涛,男,四川南充人,中共党员,林学院森林培育专业2022级博士研究生。现任学院红豆杉西南工程中心学生党支部书记。博士期间获评2024国家奖学金、2024博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一等奖、优秀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10余项奖励和荣誉;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曾先后两次获得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二等奖。

迷茫科研寻方向 红豆杉下展新姿

初入研究生生涯,范江涛常因课题的未知性和研究的复杂性感到迷茫焦虑。随着科研大门缓缓推开,他逐渐意识到,科研并非一蹴而就的实验操作,而是一场需要耐力与毅力的马拉松。

“唯有行动,方能驱散心头的迷雾。”他潜心积淀,一方面深入研读经典文献,追踪学术前沿并积极涉足交叉学科,拓宽学术视野;一方面不断锤炼实验技能,创新研究方法,优化实验流程,提升效率,同时积极参与实验室管理,为未来的独立科研奠定坚实基础。他积极参与各类学术会议和论坛,抓住每一次与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展现了追求卓越的学术态度,并在全国药用植物资源创新研究与发展研讨会上荣获“最佳报告”奖。为了进一步提升数据分析能力,他多次带队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并两次荣获二等奖。

“业精于勤,行成于思”,范江涛最终在专业知识与实验技能上取得了显著进步,更重要的是,他学会了独立思考、高效沟通以及如何在压力中保持冷静与专注。这些能力不仅为他的科研之路提供了强大支撑,也为他的未来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进入博士阶段后,范江涛的科研之路开始清晰而坚实,他加入国家林业草原红豆杉西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注于以红豆杉为代表的药用林木培育与利用研究。曾经的积淀开始结出累累硕果,他作为核心成员参与了4项研究课题,并在两年内发表了3篇SCI论文,同时参与撰写了2本关于云曼红豆杉栽培技术的专著。

川农科研践初心 惠农实践勇当先

“科研工作者就是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林业行业更是如此。”在导师王刚教授的谆谆教导下,范江涛始终牢记科研服务社会的初心。

在科研之外,他积极投身产业技术研发,针对四川省红豆杉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不足的现状,提出了红豆杉中药饮片的开发利用途径,并参与制定了南方红豆杉质量标准。这一标准不仅是四川省首个关于红豆杉的地方标准,更是红豆杉综合利用领域的重大突破。此外,他还参与选育了四川省首个以提供生物制药原材料为目标的黄柏林木良种,有效解决了川内黄柏市场需求增长与种植过程中产量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作为国家林业草原红豆杉西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生党支部书记,范江涛充分发挥带头作用,积极探索“党建+社会服务+创新创业大赛”的新模式,深入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他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实践,带领团队参加“挑战杯”和创新创业大赛,并荣获省级铜奖。同时,他还组建了3支校级社会实践重点团队,在实践过程中,不仅参与多项技术推广活动,还完成了2份高质量的调研报告,荣获校级社会实践优秀成果奖,他本人连续2次被评为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团队的实践活动得到了地方的高度认可,真正实现了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和落地生根,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和技术支持,为乡村振兴贡献了川农学子的青春力量。

三载读研深探索 七年川农育英才

在四川农业大学的七年时光,是范江涛人生中最宝贵的成长阶段。川农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老师们的言传身教,如同春雨般润物无声,滋养着他的心田,促使他坚定选择川农大作为自己深造成长的地方。

川农不仅是范江涛学术生涯的起点,更是他梦想起航的地方。他始终记得,初入校园时,导师王刚教授的谆谆教诲:“科研工作者不仅要有扎实的学术功底,更要有服务社会的责任感。”这句话不仅成为他科研路上的灯塔,指引他不断前行,更坚定了他以科技服务社会的决心。在川农大,他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并在林学院的温暖怀抱中不断成长。七年的川农岁月,他经历了党建引领、学术钻研与实践奉献的全方位锻炼,更深刻体会到了“学农爱农、强农兴农”的使命与担当。

“母校为我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宝贵的资源。无论是实验室的先进设备,还是丰富的学术交流机会,都为我打开了科研世界的大门。”356体育平台组织的各类学术讲座、创新创业大赛以及社会实践活动,让他有机会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实现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初心。特别是在国家林业草原红豆杉西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平台上,他得以深入参与红豆杉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为地方产业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范江涛深知,自己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母校的支持与培养。带着这份深厚的川农情怀,他以“科研征途坚韧行,惠农实践勇当先”的坚定信念,不断追求卓越。展望未来,他将继续在科研与实践中勇往直前,无惧挑战,以更加坚定的步伐开创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为母校争光,为祖国的林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356体育平台团队揭示稻田碳排放与重金属汞污染的耦合机制
    356体育平台团队揭示稻
  • 356体育平台团队揭示稻田碳排放与重金属汞污染的耦合机制
    356体育平台团队揭示稻
  • 管理学院团队在农民增收问题研究上取得新进展
    管理学院团队在

最新文章

Copyright 2025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