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学院六人寝的多元突围之路
2025-05-22 15:44:56作者:邓金莎 董辰全 审核:马海 来源:水利水电学院 点击数:
近日,水利水电学院一寝室6名毕业同学全员实现多元突破,捷报频传:张俊杰、刘文纲、王聪三人保研至浙江大学;谭俊杰和杨望杰分别获得西南交通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廖智闲则顺利进入中国电建集团重庆工程有限公司。
保研三人行:长线布局,热情驱动
凌晨两点的实验室、课表上密集的彩色区块、导师课题组的周报——这是浙大保研组共同的记忆图腾。保研浙大的三人组从大二便开始“卡位竞争”。他们虽然会共享目标院校的导师信息、PPT模板等相关资料,但研究方向各不相同:王聪深耕双金属氢氧化物,张俊杰和刘文纲则聚焦电解水制氢,避免同质化竞争,使寝室从“保研竞技场”转变为“信息中转站”。
谈及严肃的面试,他们总结了自己的应对之策:“不管问题能否答出,都要保持自信的姿态和良好的精神面貌。”张俊杰眼泛笑意,透露了自己在面试中的“死亡时刻”——面试官问的三个专业问题都答不上来,索性摊开双手坦然表示“时间太久,不太记得”。或许正是这份坦诚,让导师看到了科研人的底色。
考研双子星:精准发力,高效备考
考研至哈工程的杨望杰表示:“能力与选择同样重要。”他的书架上还留着中南大学的真题,第一志愿选择的是院校排名并不高的中南大学,但报考过热,分数线一再上涨,最终他被调剂到哈工程。对此,他欣然接受,并在那所356体育平台找到新的锚点。
备考期间,他们也会与寝室其他保研和找工作的室友探讨行业的发展前景,明确自己的方向和目标,将全部热情投入到为未来奋斗中。偶尔热情燃尽,只剩疲惫,看到已保研的室友轻松享受,难免产生焦虑。但他们从不让这种情绪久留,而是在心中消化,与内心和解,继续投入到紧凑的复习计划中,正如他们所说:“焦虑两天就行了,一直焦虑成不了大事。”
就业独奏曲:选择合适,拒绝勉强
面对寝室其他人的深造选择,廖智闲也曾起过考研的念头。但经过短暂尝试,发现考研的作息和强度并不适合他,遂果断放弃,转战就业之路。凭借过人本领和出色的表达能力,他面试的四家企业全部通过,战绩斐然。他带着这份通透,走进重庆电建的大门,在重庆街头的晚风中书写另一种人生。
学霸寝室公约:共情与和谐相融
荣誉背后,是公约的维护,秩序的遵守:尽管六个人走了三条不同的道路,拥有不同的作息,但都默契地遵守不打扰他人的原则。早起的考研人不会惊扰其他人的清梦,晚睡的就业人不会妨碍别人的休息。他们把差异变成拼图,互不侵犯又互相包容。
这个寝室的突围故事也为后来学生的成长选择提供了新的解法,即拒绝单一的标准定义,在协作与碰撞中找到自己的最佳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