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青春薪火传红脉 四维课堂育新人
2025-08-20 15:57:30作者:林子豪 周俊君 来源:生科院 点击数:
盛夏的四川雅安烈士陵园,苍松翠柏掩映之下,红领巾在阳光下格外鲜艳。伴随稚嫩而坚定的诵读声,一场历时15天的红色教育夏令营圆满收官。
本次夏令营由雅安市雨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星图”公益、四川农业大学“小星火”志愿服务队联合举办,自7月8日启动,吸引30名本地青少年参与。活动以“四维一体”红色课程体系为核心,融合“情境沉浸+互动体验+文化共创”模式,让红色基因在青少年心中深深扎根。
——听,榜样故事叩初心。课堂上,志愿者肖雯用自制课件讲述革命先驱、“川南农王”郑佑之的故事——深耕乡村、投身教育、点燃农民运动火种。孩子们听得聚精会神。学员王轶可在笔记里写下:“原来农业大学的红色基因,是用双脚丈量出来的。”在讲述与倾听之间,初心的火苗悄然点燃。
(图为志愿者讲述“川南农王”郑佑之的故事)
——说,童声回响传力量。在烈士纪念碑前,10名经过培训的“红领巾讲解员”接过话筒,讲述长征故事、英烈事迹。学员冯骁煜声情并茂地讲到“飞夺泸定桥”,令现场观众动容。他和伙伴们创作的原创绘本《红绸映梦》也成了讲解素材。“孩子第一次真正理解了‘英勇’的含义。”一位家长感慨。
(图为小朋友给同伴们讲解长征故事)
——读,绘本时光润童心。《鸡毛信》《长征路上红小丫》等红色绘本成了夏令营里的“心头好”。在志愿者李云涛的带领下,孩子们重现海娃智斗日军的情景,笑声不断;而红小丫翻越雪山的画面,则让营员魏星宇低声说:“她比我还小,却能这么勇敢。”
(图为志愿者带领小朋友们阅读绘本《鸡毛信》)
——写,时空信笺续血脉。在“写给英雄的一封信”活动中,50封信件投入“时空邮箱”。“郑爷爷,谢谢您为农民种下知识的种子。”“红小丫姐姐,下次爬雪山,我也要和你一起走。”这些质朴话语源于孩子们在“重走长征路”游戏中的体验——吹动乒乓球模拟“四渡赤水”,协作运送网球翻越“夹金山”……在欢笑与汗水中,他们体悟团结与信念的力量。
(图为小朋友们展示向革命先烈写下的信件)
“把郑佑之‘为农奉献’的精神融入课程,是我们对‘强农兴农’使命的践行。”“小星火”志愿服务队队长林子豪说,团队研发了《农科红色课程包》,将专业教育与红色文化深度融合:法学院志愿者设计“抗日根据地审判”模拟法庭,食品学院成员讲述战时粮草保障……寓教于史、以情动人,实现“专业+育人”双向赋能。
结营仪式上,由孩子们共同创作的原创绘本《红绸映梦》被雅安烈士陵园永久收藏。书页间,郑佑之送妻读书的插画下写着“爱是尊重与成长”;红小丫翻越夹金山的画旁,志愿者潘俊予写下“风雪再大,信念是温暖的篝火”。
雨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红色教育内容创新,让烈士陵园这一爱国主义主阵地“活”起来,让更多青少年在沉浸体验中感悟初心使命,在新时代征程中传承革命精神。
青春薪火,接力传承;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这群平均年龄仅10岁的少年,用童声讲述历史、用画笔描绘信仰、用行动点燃心中的火种,成为新时代最年轻的信仰传递者。(林子豪 周俊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