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深耕文旅赋能,绘就振兴新卷——川农大商旅学院以专业力量赋能乡村文化振兴与产业升级
2025-08-13 11:36:16作者:陈兴泽 来源:商旅学院 点击数:
2025年7月,盛夏的川蜀大地蝉鸣渐起,乡村振兴的热潮与文旅产业发展的春潮在巴蜀大地交相激荡。根据《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的决定》部署要求,四川农业大学商旅学院全面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组织4支专项实践团队、123名师生深入四川都江堰、广安、攀枝花等地,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巴山蜀水,探索出一条具有川农特色的文旅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
图为学子合照
产业交融探索农旅新径
猕香茶韵社会实践团队以“产业融合·茶果共生”为方向,深入都江堰猕猴桃基地与茶溪谷,围绕“猕猴桃+茶文化”双产业融合,通过“把握产业痛点—挖掘文化内核—设计融合场景”的闭环实践,团队创新推出“猕猴桃主题茶宴”与“茶园认养+定制”等融合方案,为“猕猴桃+茶文化”双产业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全新农旅模式。
图为学子探索猕猴桃基地多元生态园地
数字赋能激活果乡活力
金果阳光团队以“文化铸魂、科技提效、产业延伸”为理念,带着“让枇杷从‘树上甜’到‘市场火’”的目标,扎根龙华村枇杷产业腹地展开实践。除通过直播带货、电商运营指导打通销售堵点外,团队以商旅专业智慧,深入挖掘“千年枇杷树”“贡品枇杷”等地域文化,开发“枇杷故事馆”、设计“金色果旅”研学路线等一系列方案,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图为学子调研枇杷产业腹地
农教融合厚植改革根基
红色基因传承队以“红色铸魂·农教融合”为初心,走进广安邓小平故居展开实践:在陈列馆解读“改革先锋”精神,以“农科+人文”优势围绕“农村改革与发展”就地调研白坪-飞龙示范区、牌坊村等地,访谈老支书与新农人,对话村民与干部,系统梳理“包产到户”到“订单农业”的演进逻辑,创新开发“改革开放史”情景教学模块活动,将红色文旅资源转化为社会教育素材,为巴蜀名人文旅品牌注入“商旅智慧”。
非遗活化赋能羌乡振兴
青矜绣旅队以“守护文化根脉,激活发展动能”为使命,用脚步丈量文化厚度,用调研叩问振兴路径:在绣房记录省级非遗“架花”的针法与纹样,在石椅村体验推杆、沙朗舞等民俗活动,在民宿与田头访谈游客洞察旅游现状,提炼“看得见的风景、摸得到的非遗、带得走的记忆”。提出“非遗+民宿+农礼”融合方案,为“非遗四川·百城百艺”提供可复制的羌乡样本。
图为学子体验羌族刺绣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四川农业大学商旅学院将继续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持续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努力培养更多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文旅融合人才,为全力打造“锦绣天府·安逸四川”文旅品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篇章贡献川农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