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川农资源学子三下乡:实践走八方,乡村振兴旺
2022-09-02 20:34:16作者:谢思月 张奕璇 刘梦笛 杨霁筠 来源:资源学院 点击数:
为挖掘农村产业发展问题、助力农村产业加快建设,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山珍奇芽——探寻野菜的乡村振兴路”团队于2022年8月6日至8月9日,分别在浙江省、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以及内蒙古自治区多地进行了为期三日的暑假社会实践活动。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返回家乡,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双重方式,走进农村基层,了解国情、民情、农情,感受乡村振兴发展变化,探究家乡村庄特色产业模式,学习乡村振兴的可实行方法,挖掘家乡农村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适当建议。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均来自涉农专业,由研究生和本科生组成,有着较为扎实的基础理 论知识和相关实践经验,也具有较好的个人素质和团队意识。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伊吾县前山乡,团队成员走访30个种植大棚,调查农户种植羊肚菌的相关情况和种植羊肚菌的土地质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鄯善县乔克塔木村,团队成员了解当地特色葡萄产业的相关情况,学习农产品产销策略;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林经济开发区第四达尔登沙葱种植基地,团队成员寻访沙葱种植大棚,进入沙地考察;在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大桥镇胥山村,团队成员感受了“云数字+”定位的科技农产,学习先进产业发展方向。
团队成员在浙江嘉兴田间调研
团队成员共收集调查问卷160余份,汇总整理获悉了各村的基本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资料准备了因地制宜的科普宣讲的内容,纠正了不合理的部分,。团队向各地农户科普宣讲了本团队设想的通过种植山野菜并构建完整产业链以达到致富目的得实践计划,阐释了团队的理念以及对发展的规划,增进了当地农民对于种植作物多样化的可能性的认识。实践团队还走访种植大户学习先进的种植业经验,向当地村委提出构筑本地独有山野菜作为特色的产业链等策略和措施。通过本次实践的努力,当地农户突破了过往的思维局限性,认识到了结合当前时代特点以及发掘自身特色的重要性,他们看到了野菜种植业对当地规模种植作物品类的增加起到的促进作用以及对促使当地特色作物发展,产业结构优化,经济进一步增长的深远的有启发性的影响。
经过多地调研,团队深入学习聚集资源要素,要发掘乡村功能价值的经验,为搭建新模式积累了丰富经验。(谢思月 张奕璇 刘梦笛 杨霁筠)
新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