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共青团)四川农业大学雷波乡村治理实践团: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下的特色乡村发展路

2022-08-30 15:41:10作者:校团委 来源:校团委 点击数:

  

“产业发展可以以奖代补,在发展初期采用“1+N”即养殖大户带动农户的形式推动产业发展。” 在石板滩村养殖业发展研讨会上,四川农业大学产业经济学研究生曹怡沛等实践团成员与全体村组干部一起基于129份调研数据开展研讨。”你们专业,都说要发展旅游,能否帮我们出些具体点子”伍老板积极响应民宿改造方案向团队成员询问设计办法……

连日来,四川农业大学200余名雷波乡村治理实践团的师生深入雷波县大杉坪村、千万贯乡青杠村、西宁镇西宁村等10余地,聚焦“乡村治理”,以“融合赋能”为切入点,通过深入调研、数据画图、定点帮扶等方式,深度参与雷波地方建设,为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贡献青春智慧。

聚焦党建引领,为乡村振兴注入“领跑”动能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层党建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日趋明显,104名川农学子聚焦雷波乡村治理中的痛点难点阻点,深入乡村一线,助力基层党组织发挥彝族同胞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充分展现农林高校学子的“三农”情怀,为雷波乡村振兴铸魂赋能。

“乡村振兴靠传统思维、用老办法就搞不好,只能原地踏步。你们来开展实地调研,我们就更加清楚地了解到老百姓真正的需要,就好有目标、有计划地开展工作。”雷波县彝族村党支部负责人对“环行循兴,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实践调研团成员谈到。该团队线上线下齐头并进,通过问卷调查、实地采访等方式与当地村民、村干部以“拉家常”“唠唠嗑”的方式了解当前发展中的短板与老百姓的期待,探索“县-乡-村”三级组织引领乡村振兴的能力及现状,为新时代乡村治理提供新思路。

在356体育平台乡村治理模式与机制探索专家科技服务团带领下,“木犀花”团队利用暑期社会实践对雷波县乡村治理和产业发展进行调研。在参观了千万贯乡石板滩村的产业基础和走访了参与特色产业的养殖大户和农户后,团队成员提出的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思路得到了县乡村振兴局副局长王小山和驻村干部付刚的认同,他们一致认为,“实践团队结合自身调研经历,将省内外优秀的产业发展模式结合雷波县本地产业发展特点提出的建议非常有价值,值得我们进一步去实践和研究”。

“我们希望能够加强校地的基层党组织联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将党建的优势、资源、活力有效转换为乡村振兴的‘动力源’。”四川农业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副院长张凌青带领的专项实践团队有3位教师党员与10名学生党员,大家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发挥专业优势,通过为民宿建设提思路、为文旅项目绘“地图”、为农产品拓销路等方式,有效服务地方现实需求。

“我们重点围绕民宿改造建设进行规划调研,并打算长期服务此地,帮助村民打造出更适于当地风貌、更贴合村民住宅特色、更吸引旅客驻足、更舒适住宿体验的民宿。”四川农业大学“翊彝”团队队长游今很高兴团队能在老师带领下探索党建+专业+乡村治理的新模式。他们实地调研20余户,致力于融入乡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规划设计,同时还以彝族的艺术表达技巧为基础,创绘党建文化墙,为当地村落增添党建亮色。

拓展帮扶成效,为乡村振兴注入“发展”动能

在雷波县千万贯乡青杠村,四川农业大学“脚踏彝土,情系三农”团队成员步履不停,实地考察将青杠村带向人均年收入水平超10万的大堰沟。“村干部告诉我们没有大堰沟,青杠村的一切都不会有,但通过我们的走访调研,发现大堰沟仍存在运输水量不足、工程韧性差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造提升。”队长罗梓妍带领团队制作出雷波县农用地等级划分评价图、建设用地开发适宜性评价图等系列建设性图稿10余份,从现状引入,以问题为导向,成果为参考,对大堰沟的修整升级提出合理建议。

“EIA”团队精准对接雷波研学旅游产品开发需求,在商旅学院副院长郭凌教授的带领下,通过分析整合雷波县的自然资源,农业资源,民族文化资源,为当地开发旅游研学产品提供新路径,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团队还对当地干部,村民进行专题培训,充分发挥政府部门主体优势,为当地自我发展赋能创收。

四川农业大学“喜迎二十大,青春向未来”专项实践团队前往雷波中学等356体育平台及教育部门,走访当地重点帮扶家庭10户,进村入户介绍国家、356体育平台资助政策和育人体系,将356体育平台的关爱和支持送进雷波县的村落和家庭。

讲好红色故事为乡村振兴注入“提速”动能

“我们团队以青马骨干为主力军,用广泛化、特色化、互动化的方式带头红色宣讲,体现青马学员的导向作用,吸引带动彝族基层干部、老党员、优秀团员等群体积极主动参与到彝乡红色宣讲当中。”四川农业大学“青马燎原”团队负责人张芮槐说到。团队聚焦少数民族红色教育问题,挖掘当地红色文化,打造“三位一体”的宣讲体系,孵化建立雷波当地的传红队伍,同时通过持续宣传,链接更多力量关注彝族乡村传红,把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送到基层,将党史学习成果落实到实践中,助力乡村振兴。

“你们的生活条件跟前几年比有什么样的变化呀?有没有印象深刻的红色故事呢?”红色乡旅”团队走访雷波县海湾乡青沟村246户民众,对彝族居民的生活条件、当地乡村建设情况等方面开展全面调研。“农村建设还需要更有针对性、有效性、科学性的方案策划,我们要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抓手,着力提高彝族村民红色文化素养,推动优秀红色精神深入人心、传承不止。”团队利用科学方法,对体现彝族村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和对当下生活指导性建议的数据进行分析,形成调研报告递交给当地政府,并得到认可。

据悉,川农青年学子紧密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深入雷波地区,发挥专业优势,在收获科学真知和实践探索的同时,用大学生的视角关注乡村治理;在绘制中国发展新画卷中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厚植“三农”情怀,走进农村,走向田间地头,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原文链接:http://www.scgqt.gov.cn/new.html?id=150370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优秀标兵】何强:从“数据侠”到“土专家”的追梦之旅
    【优秀标兵】何
  • 【优秀标兵】何强:从“数据侠”到“土专家”的追梦之旅
    【优秀标兵】何
  • 【教思广论】建城学院开展无人机航测应用技术培训
    【教思广论】建

最新文章

Copyright 2025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