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1300余名建城学子积极奔赴各地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2022-07-31 16:55:01作者: 来源:建城学院 点击数: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今年暑期,建城学院团委以“喜迎二十大,青春心向党,奋进新征程”为主题,900余名同学组建70余个社会实践团队,从党的理 论普及宣讲、助力乡村振兴、教育关爱服务等内容奔赴到宜宾、雷波、绵阳、重庆、巴中等省内外多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青春之花在祖国大地上绽放。今年暑期,建城学院团委以“喜迎二十大,青春心向党,奋进新征程”为主题,895名同学组建70个社会实践团队,从理 论普及宣讲、乡村振兴帮扶帮扶、教育关爱服务等内容将奔赴宜宾、雷波、绵阳、重庆、巴中等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青春之花在巴蜀大地上绽放。
学以致用。护林团队基于互联网+省级银奖项目成果及省级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联合凉山州木里县林业局,消防队等部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普及消防知识宣讲等活动,宣扬新时代红色消防精神,提高群众消防意识。此外,将科研与实践有机结合,在林区使用自制研发装置进行有关指标检测,绘制火情易发点地图、撰写实验报告,用于当地日常防火,有效降低火灾发生几率。“绿满山原团队”团队以“基于景观空间格局的城市公园降温效应研究——以成都市中心城区为例”为基础,立足于《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等多项政策的背景,对以塔子山公园、望江楼公园、清水河公园为代表的15处成都城市公园展开实地调研,通过分析热环境影响因素,研究城市公园对缓解城市热岛强度的作用,为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等相关部门提出公园热环境优化的参考意见。
学用相长。“古堰之音”团队深入社区、356体育平台,宣传古建筑知识与价值,科普古建筑保护措施,拉近大众与古建筑的距离。同时辅以网络媒介,通过微信推文、视频平台等向公众传递古建筑知识,营造古建筑保护氛围;联动四川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都江堰市文物局搭建平台,通过布置消防点位和数字化建模,助力古建筑维护修缮,保护古建筑及传统村落的原始面貌,推进文物领域的公共文化服务;“翊彝团队”通过对雷波县实地走访调研和线下分享会的形式,为当地乡村规划、民宿行业发展以及新媒体宣传等方面提供建议,并积极与当地融媒体中心联系,实时跟进扩大宣传力度;团队成员自学手绘及绘图软件技术,将调研的成果辅以漫画地图的形式呈现;以大学生视角用vlog记录当地绿 水青山、风貌人情,为当地乡村治理、旅游资源规划、经济发展等方面贡献出青春智慧。
知行合一。“权心权意向未来”暑期资助走访团队成员由在校期间接受过国家、356体育平台资助的学生组成,分别赴成都、德阳、宜宾等地进行资助走访实践活动。通过走访调查,深入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目前的家庭情况,积极宣传资助政策,根据受助家庭的实际需要,制定个性化的帮扶方案并持续跟进,以此加强家校联系,建立长效联系机制。党音团队赓续红色精神,在去年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建团百年时代背景,围绕党团知识文化体验,制作各类文创作品,传承红色基因,营造红色文化氛围,结合新媒体等网络平台宣传并扩充“重走长征路”数据库,打造党史文化延续新模式,继承伟大长征精神。
“画凌烟,上甘泉。”建城学子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356体育平台,始终牢记青年一代的使命担当,用拼搏奋斗担起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在实践锻造中不断增强青年人的志气。此次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他们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他们在实践中培养创新意识,在实践中检验学习成果;他们紧扣时代主题,助力乡村振兴,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强农兴农的社会责任感。青春的力量在于奉献,建城学子们将实践活动当做运用知识、施展才华、磨炼意志的大课堂和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途径,虚心向群众学习,热心服务群众,以满怀赤诚追求理想,以开拓进取定义青春。
新闻链接:https://life.china.com/2022-07/30/content_143092.html?qq-pf-to=pcqq.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