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四川农业大学“红帆”团队助力乡村振兴,体现川农担当

2022-07-22 10:12:19作者:文/陈惠 图/刘文韬 李天鹏 来源:人文学院 点击数:

  

四川农业大学“红帆—夏晖”团队和“红帆—偕行”团队立足社会发展需要,强化作为川农学子的责任担当,于7月19日前往雅安市上里镇共和村进行实地调研和采访,了解乡情,助力乡村振兴。

共和村位居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上里镇共和村,物华天宝,空气清新,人勤物丰。据共和村综合干事刘芝勇介绍,共和村为灾后重建新村,“4.20”芦山地震发生后,雅安市雨城区共和村规划建设“茶苑新居”新村聚居点,安置119户重建户。近年来,共和村紧跟乡村振兴的步伐,发展迅速,成果显著。

发展特色产业,农旅结合。据悉,共和村为山岭地形,新村边缘东、南、西三面均有小溪河流,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共和村以“绿色农业,生态农业”为经营理念,大力发展茶叶种植。综合干事刘芝勇介绍道:“2015年,本村已有茶园4500余亩,近两年茶叶种植面积也一直在增加。共和村茶叶从零散种植实现连片发展,村民收入由种植水稻、玉米、外出务工为主,转变为由茶叶种植和销售为主。”据了解,雨城区农业综合开发(油茶基地)项目于2018年10月启动实施,计划在共和村新建油茶示范基地900余亩,现正在经营实施中。当地在小区周边统一规划建设绿色茶园,形成了“人在茶中游、产业景观结合”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观光茶园,实现农旅结合,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多角度提升村民收入。

 田间走访

保护生态,改善人居环境。在采访过程中,综合干事刘芝勇透露,共和村紧紧围绕“十四五”提出的生态环境政策改革思路与框架,加强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处理污水,新建生态垃圾池,增加生态绿化面积,恢复林区,荒山变绿。共和村对15300平方米农房立面进行改造,统一风貌;硬化院坝6000平方米,美化庭院,修建围栏1400米,集中安置点生态绿化面积28289平方米,恢复林区公路2.5公里,建设广播“村村通”网络体系,安装体育健身设备,村内基础设施完善,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提升。

注重精神文明,大力发展教育。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共和村针对党员和群众,推出不同类型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如:在建党100周年举办座谈会,组织党员学习党史,交流心得;每年评选文明家庭,传播“孝”文化、“德”文化等,全面推进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建设。共和村大力发展教育,培育国家栋梁。目前,共和村义务教育覆盖率已达100%,其积极为贫困家庭大学生争取困难补助、政策补贴。“我们村的义务教育没有一个娃娃掉队”,综合干事刘芝勇自豪地说道。

刘芝勇在采访最后表示:“乡村振兴就是要振兴老百姓,让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灾后疫情时代,我们村干部一定会更加努力,探索出一条更加适合自己的振兴之路,让百姓富起来、生活美起来、乡村靓起来!”

原文链接:https://m.life.china.com/2022-07/21/content_140977.html?qq-pf-to=pcqq.group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优秀标兵】何强:从“数据侠”到“土专家”的追梦之旅
    【优秀标兵】何
  • 【优秀标兵】何强:从“数据侠”到“土专家”的追梦之旅
    【优秀标兵】何
  • 【教思广论】建城学院开展无人机航测应用技术培训
    【教思广论】建

最新文章

Copyright 2025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