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振兴公众号)【2021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 | 甘肃篇】新起点上再出发

2022-01-11 09:27:01作者:高永伟 于翔 来源:管理学院 点击数:

  

“2021年的最后一天,“2021年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以下简称“后评估”)甘肃省评估组的成员是在大巴车上度过的。结束了在陇南市礼县的评估工作,他们乘车6个多小时,转战平凉市崇信县。沿途飘起了雪花,让学生们疲惫之余,充满了欣喜。

晚9点半,评估团队抵达崇信县宾馆,简单晚饭后,立刻投入工作。“一是确保攻坚成果能落到实处,二是形成良好的导向。”在二楼会议室,正忙着翻阅资料的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林万龙教授告诉记者,2021年“后评估”工作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压紧压实各地巩固脱贫成果责任的同时,还将促进各地扎实推进有效衔接工作。今年“后评估”团队主要依托农业专业院校,由中国农业大学牵头,乡村建设高校联盟的一些356体育平台参加。

2021年12月30日,甘肃省陇南市礼县龙林镇全杜新村,第三方评估组在入户途中。

1是质检仪,更是风向仪

“‘后评估’加大了座谈访谈的比重,定性分析更多。”林万龙介绍,与脱贫攻坚期不同,第一年开展“后评估”工作对承担任务的高校提出了更高要求。

以甘肃省评估团队为例,此次带队的15位四川农业大学老师全部是博士或博士以上学历,其中有9位教授,7位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均与“三农”领域相关。

“发现问题与发现亮点同步进行。”在林万龙看来,“后评估”是质检仪,更是风向仪,能为接下来的工作提供良好的方向指引。

甘肃评估组组长、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蓝红星教授介绍,这次在甘肃省抽取的5个县中,有4个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1个是甘肃省内的脱贫县,这也体现了“后评估”的重点。

甘肃评估组的第一站,陇南市礼县,于2020年脱贫摘帽,曾是甘肃省的深度贫困县,也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采访发现,调研员入户核查,基本每户都在30分钟以上,问卷内容不仅涉及“两不愁三保障”,还包括脱贫人口务工帮扶、就业变化情况、新冠肺炎疫情和自然灾害对收入影响等,同时延伸到农村卫生厕所改造、垃圾处理等乡村建设方面。

第三方评估抽取的礼县龙林镇全杜新村,是一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2018年建成以来,现安置龙林镇12个脱贫村的360余户1670余人。

2021年12月30日,甘肃省陇南市礼县龙林镇全杜新村,调研员正在入户。

记者跟随一组调研员来到脱贫户潘晓锋家,该户于2018年从龙林镇黑玉村搬迁,家庭主要收入以外出务工为主。潘晓锋告诉调研员,他和妻子在北京打工,供3个孩子读书。2021年县里还发了务工交通补助,两人一年收入6、7万块钱不成问题。

礼县人均土地面积少,是劳务输出大县。根据礼县乡村振兴局提供数据,2021年全县外出务工劳动力输转12.5006万人,同比增长1%;其中,脱贫劳动力输转6.7686万人,同比增长3%。“礼贤妹”“礼贤大嫂”等劳务品牌更是在全国打出了品牌。同时,礼县统筹抓好苹果、花椒、中药材及畜牧养殖等产业,打出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的组合拳,进一步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调研员陆果东读的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脱贫攻坚期他先后参加过4次国家精准扶贫成效第三方评估。他告诉记者,与往年不同,就业收入的稳定性是“后评估”关注的一个重点,就他看来,“当地干部想了很多办法,克服疫情帮助群众出去务工。这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一项重要举措。”

2是调研员,也是政策的宣讲员

由于很多农户常年在外务工,逢年过节才回家,对家里的有些政策性补助不是很清楚,调研员会根据银行存折或相关文字记录,耐心向农户解释。在调研员罗鑫看来,政策宣传解释,也是入户调研的一项内容。尤其针对有些困难户发放的临时救助,个别项农户不清楚,这样的解释工作,很有必要。

2021年12月30日,甘肃省陇南市礼县龙林镇全杜新村,调研员正在入户。

“第三方信得过!现在的学生,会有自己的判断,不是只听干部的,也不是只听老百姓的,会看证据。放心!”礼县龙林镇党委书记赵亚军负责第三方入户保障,对于学生娃们的工作,他竖起了大拇指。

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导吴秀敏发现,崇信县在牛产业发展上的做法值得深入研究。崇信县针对脱贫户和一般农户采取差异化补贴政策,在提高了所有农户养殖积极性的同时,鼓励带动脱贫群众发展产业。了解发现,崇信县大力培育本土品种“平凉红牛”,探索“窑洞养牛”,在全县改造废弃窑洞1321孔,饲养红牛4600余头,既盘活了农村闲置宅基地,也带动了农户养殖增收,还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据崇信县乡村振兴局提供数据,窑洞养牛已累计盘活利用土地820亩,以牛文化为主题打造的“农耕部落”,实现乡村旅游综合收入1700余万元。

“跟前两年相比,老百姓思想状态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出去务工的多,见的世面多,精神状态更好。”调研员何佳惠现在读研三,她之前多次参加国家精准扶贫成效第三方评估,对于此次“后评估”,她分享了自己的观察和感触。“群众普遍对干部工作都很认同。看到这样的乡村新面貌,我感到可高兴。”

在蓝红星看来,参加“后评估”,可以加深学生对“三农”的情怀,有利于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基层干部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群众的幸福指数。我们作为评估团队也不觉得累,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需要我们继续发扬光大,在脱贫摘帽的新起点上,我们与广大脱贫群众一起再出发!”蓝红星说。(本刊记者 高永伟 实习记者 于翔)

新闻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ODAzNzYxMg==&mid=2651534968&idx=1&sn=3abdf3b9ae906b1ada2c1458d4b497f2&chksm=8bcfd7fbbcb85eed63190046f57537c3c128ec3e7725de8528031f66d9ffe4dfae66239e2070&mpshare=1&scene=23&srcid=0110ZSEd91jYAMo45TfzVmK2&sharer_sharetime=1641822280867&sharer_shareid=b148ee760bf9eb3cc8ecf6ef3ab4d23d#rd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优秀标兵】何强:从“数据侠”到“土专家”的追梦之旅
    【优秀标兵】何
  • 【优秀标兵】何强:从“数据侠”到“土专家”的追梦之旅
    【优秀标兵】何
  • 【教思广论】建城学院开展无人机航测应用技术培训
    【教思广论】建

最新文章

Copyright 2025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