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中国三所高校联合攻关玉米、大豆间作新农艺机械装备

2020-07-15 16:40:44作者:记者 贺劭清 来源:中国新闻网成都 点击数:

  

四川农业大学、江苏大学、石河子大学13日在成都签署合作协议。三所高校将开展联合科技攻关,开发适用于玉米、大豆带状间作大规模种植的播种机械、植保机械和收获机械。

玉米、大豆间作新农艺机械化智能化装备开发合作项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河子大学陈学庚教授领衔,四川农业大学、江苏大学、石河子大学开展联合科技攻关,以满足玉米、大豆间作新农艺要求的全程机械化智能化农机装备开发为目标,完成适用于玉米、大豆带状间作大规模种植的播种机械、植保机械和收获机械开发,并进行示范和推广应用。

根据协议,三方将各自发挥优势,在农艺技术、农机装备、人员和成果方面展开合作。其中江苏大学主要负责植保施药机械的开发,石河子大学主要负责收获机械的开发,四川农大主要负责农艺方面的指导、试验基地安排和播种施肥机械的开发。

四川农业大学原副校长杨文钰介绍,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被写入了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加大推广力度。这项技术集种养结合、间套轮作和绿色增效于一体,是他们团队10余年科研成果的结晶,对振兴大豆产业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目前该技术在中国规模化粮食主产区推广上还存在明显短板,就是现有机具作业效率偏低、智能化程度低。此次联合攻关,就是着眼解决这个“关键难点”,如果合作研发成功,在保证玉米产能前提下,多产大豆的潜力巨大。

陈学庚院士表示,当前中国大豆进口依存度较高,中国只有18亿亩耕地,靠增加耕地来增加大豆产量难度很大,只有依靠不增加耕地的科技突破来实现,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开启了不增加耕地而扩大大豆种植面积的潜在空间,开发出配套适用于此项技术大规模种植的农机,对实施大豆振兴计划、推进中国大豆生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川省科技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赵敏表示,希望三方在推进项目合作中,建立区域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加强科技合作模式探索,通过科技攻关,争取将机械化智能化农机装备早日运用到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规模化生产中,努力为中国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新闻来源:http://dw.chinanews.com/chinanews/content.jsp?id=9237010&classify=zw&pageSize=6&language=chs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优秀标兵】何强:从“数据侠”到“土专家”的追梦之旅
    【优秀标兵】何
  • 【优秀标兵】何强:从“数据侠”到“土专家”的追梦之旅
    【优秀标兵】何
  • 【教思广论】建城学院开展无人机航测应用技术培训
    【教思广论】建

最新文章

Copyright 2025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