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在线)开启手创时光,川农学子守护康养孩童成长
2020-03-31 16:04:01作者:闫磊 来源:动医学院 点击数:
【导读】自2019年1月起,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青年学子100余名,每周末与社区15名康养孩童共同进行手创。
“我很喜欢杨哥哥,他教我捏的狮子特别好看”,“我喜欢王姐姐,她会教我画小黄鸭”。自2019年1月起,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青年学子100余名,每周末前往温江区永宁镇光华城武社区活动室与社区15名康养孩童共同进行手创。据悉,在历时一年的陪伴中,青年志愿者同孩童一起动手绘画、捏泥人,用手创引领孩子收获兴趣。
“每次来活动室,明明(化名)都会高兴,又可以画画做泥人,不用康养了。”每周末都带明明来会议室手创的明明妈如是说。据了解,为恢复明明的健康,明明一家每周都会陪伴明明,在镇上的康养所接受多至五天的少药物、多训练的系统治疗。同来活动室的孩子大多也如明明般,平时都在镇上散落各处的康养中心辗转治疗。这群孩子小到4岁大到9岁,在长期单调并痛苦的康养下,大多都有着自卑,害羞的性格,不愿意与其他孩童交流。
“这些孩子很想像正常孩子一般生活,在长时间的康养下他们内心也很脆弱”,长期接触孩子们的社区工作者袁峻杰如是说。在陪伴孩子们时,志愿者总是有意避开疾病相关方面,“我们每周都会带孩子们尝试不同类型手创,绘画、捏泥人、做泥巴饺子,希望孩子们在动手下能收获兴趣,更加热爱生活,也更有勇气地面对康养生活。”志愿者小磊说道。
陪伴这些孩子,起初并不容易。揉成一团的画纸、散落四处的彩泥、突如其来的涂鸦、一掌压坏快做好的泥人……孩子小手的“不配合”最初让志愿者们束手无策。据志愿者说道,初次见面时,孩子们大多怯生,不愿意与志愿者陪交流,在画下歪成鹅蛋的脑袋,捏成奇特形状的泥人后,孩子们也很不自信地不愿跟着志愿者再动手,仅自顾自地扳弄手指或在画纸上画线条。
图为志愿者教孩子绘画场景
志愿者在与家长交流了解孩子们情况后,决定结合孩子喜好的动物设立手创心愿单进行手创吸引孩子。“加油,这次很棒喔”,“没事,我们再来一次”,手把手教授,不断的鼓励,孩子们也朝着心爱的“绿青蛙”、“小黄鸭”不断尝试,在不断动手下感受着快乐也渐渐意识到自己如正常孩子般也能行。
图为孩子泥人手创作品
“沐沐(化名)最初很不满意他的作品,画出不成圆形的脑袋,线条不流畅的身躯,就不愿再继续。”志愿者小廖便把沐沐喜欢的小黄鸭分作几部分。照着卡片一部分一部分地与他画到直到满意。“虽然最初不愿画画,但看得出来晨晨其实很享受一起画画的过程。当他画好一只不太像小黄鸭的小黄鸭问我好看吗的时候,我感受到了他在慢慢地与我的亲近和对他自己肯定。”小廖同学如是回忆与晨晨的相遇相伴。
图为孩子展示画画作品场景
“华华(化名)在活动室真的快乐了好多,到康养所他现在也很轻松”,望着曾经怯生的儿子一脸笑容地与志愿者们捏着泥人、分享着妈妈做的肉丸子多好吃,华华妈眼里便满是欣喜与对志愿者们的满意。与华华妈相同,每周带孩子来活动室的妈妈们也纷纷表示,志愿者与自己孩子一起手创,让自家孩子不断从害羞、怯生向快乐、自信,勇敢面对康养治疗转变。
据统计,在一年的陪伴中,川农学子为光华城武社区留下近230小时的手创时光。在230小时里志愿者用双手教授孩子不同的动物绘画,泥人创作,逐渐引导孩子在动手中不断重拾自信,愈加阳光向上地怀乐观勇敢之心手创今后未知的康养生活。
新闻链接:http://www.univs.cn/zx/a/xyh_xyh_scnydxxqntxs/200329/154395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