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四川玉米创新团队把脉阆中小春生产

2019-11-07 10:10:35作者:四川农村日报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点击数:

  

本报讯(记者 范莉)10月31日,阆中市农业农村局、会同四川玉米创新团队及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组,在阆中示范基地文成镇组织举办了全市小春生产现场会及旱地多熟种植模式全年生产管理培训会。四川玉米创新团队岗位专家袁继超教授、龚国淑教授、李钟研究员及其团队成员到场授课和现场示范。
   我省丘陵旱地实施间套多熟种植已多年。近年来,为适应全年全程机械化生产需要,协调好各季、各种作物之间的关系,实现全年农业生产的高产高效,四川玉米创新团队及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组根据多年研究成果,在谋划小春作物播栽时改变以往的中厢“双30”和“双60”模式,推荐适合当地生态与生产条件的中厢“2535”和宽厢“5070”种植模式,小麦实行精量机播,并按要求规范留行。四川农业大学栽培专家袁继超指出:“这不仅有利于小麦的机械化生产与优质高产,也有利于明年玉米、大豆等大春作物的高产和机械化生产,从而提高全年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四川农业大学植保专家龚国淑则就该模式所涉及的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作物病虫害的识别特征和防治技术进行了详细讲解,特别强调应重视该模式下由镰孢菌所致的小麦赤霉病、玉米茎腐病、大豆种腐病等病害的防治,以“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为理念,根据预测预报开展防治,以实现农药的减施增效。
   阆中市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种粮大户、局属相关股室、文成镇灵城村现场附近农户共计80余人参加会议。阆中文成镇灵城村一组王启国以前没有采用套种模式,在去年小春播种时,采用中厢“2535”套种模式,小麦每亩增收200斤,玉米每亩增收100多斤,他家30多亩的玉米、10多亩的小麦这一年增收了5000元。

新闻链接:https://country.scol.com.cn/shtml/scncrb/20191105/70943.shtml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优秀标兵】何强:从“数据侠”到“土专家”的追梦之旅
    【优秀标兵】何
  • 【优秀标兵】何强:从“数据侠”到“土专家”的追梦之旅
    【优秀标兵】何
  • 【教思广论】建城学院开展无人机航测应用技术培训
    【教思广论】建

最新文章

Copyright 2025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