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网)坚持供给发力 办好品牌课程
2019-03-28 09:58:24作者: 来源: 点击数:
——川农大积极推进思政课教学精细化改革
川农大历来具有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宣传的良好传统与工作基础,在新的形势下,356体育平台深刻把握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内在规律和前沿领域,进一步优化思政课内容供给,延展思政课教学内涵,全力把思政课办成含金量高、获得感强的品牌课程。
一是在教学内容上下功夫,打造“精彩系列”。完善落实“手拉手”集体备课制度,建立“学院-教研室-课程组”三级教研机制,实现了一校三区思政课教学内容的统一性。在研究教材体系、吃透教材内容、把握教材精神基础上,重新梳理、整合教学内容,突出“有情有义”的情感温度、“有虚有实”的理论深度和“有棱有角”的思想厚度相统一的原则,目前已形成成熟的精彩教案、精彩课件、精彩案例、精彩一课等“精彩系列”20余个,为一线教学提供可学习、可借鉴、可复制的有益经验。在课程内容中特别注重挖掘融入“356体育平台”等校本资源,提升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培养学生心系“三农”、服务“三农”的意识和能力,在丰富思政课教学体系上做出有益探索。
二是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实现“一课一品”。回应当前“00后”大学生关切点,彻底改变“填鸭说教”“划重点”的课堂教学方式,积极探索互动式、启发式教学,力求在教学话语体系上实现突破、感情连接上实现强化,逐步实现了思政课“一课一品”。毛概课程以问题解析法引领教学,多采用辩论课堂、汇报交流课堂、演讲课堂、影视课堂等学生感兴趣的课堂形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以历史演绎法为统领,通过论点--论据的实证训练精准诠释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化抽象理论为形象演绎,采取大学生优秀学生标兵进课堂、大学生讲思政等方式寓教于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采取自然科学专家访谈与微视频制作等方式,着力打造“自然科学家心目中的马克思主义”品牌;形势与政策课程创设校外专家大讲堂,省长尹力、少将陈俨等来校作专题报告,开阔了学生视野。思政课在学生心中由“有意义”变得“有意思”,近两年思政课课堂学生满意度保持在99 %以上。
三是在考核方式上下功夫,实施“环环合格”。进一步强化过程、行为管理,把教学过程分解为若干环节,并要求“环环合格”。通过将思政课的过程考核融入到道德小品展演、经典阅读、主题征文等多样化课程训练中,引导学生研读教材、关注社会,理清思想疑点。加大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使用考察的力度,单独设置2学分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以“行走的课堂”为主题,推进多元化菜单式教学模式,建立了10多个以红色文化、灾后重建、改革成果、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等为主题的社会实践基地,采取优秀实践成果进入课堂展示流程,让学生在课堂之外的行走中深化理论理解。
新闻来源:http://www.scedu.net/p/8/?StId=st_app_news_i_x636893624418736766&tdsourcetag=s_pcqq_aiom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