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导报)决战高原僻壤 誓要打赢脱贫硬仗

2018-10-15 10:56:17作者:李劲雨 来源:宣传统战部 点击数:

  

——四川农大派驻凉山州挂职干部扶贫纪实

目前,四川农大派驻雷波县、布拖县两个深度贫困县的胡剑锋、饶远林、葛飞、张韬4名扶贫干部正积极筹划着10月17日扶贫日到成都进行贫困村农特产品的预售活动。

他们摸爬滚打,说农家话、走农家路、吃农家饭,人人变得脸膛黑红,一双腿爬坡越坎,撸起袖子抓党建,扑下身子促脱贫,为当地脱贫攻坚奉献智慧与力量。

一场硬仗紧急召唤“勇士”

3个月前,川农大接到上级关于选派凉山州驻村帮扶干部的通知,校党委结合贫困县的需求和征求个人想法后,决定在已派出胡剑锋博士的基础上,增派管理学院张韬、组织部葛飞为驻村干部,林学院饶远林为凉山州脱贫攻坚综合帮扶队员。随后,3人向校组织部请求去最贫困的村寨。

6月29日当天,对于博士刚毕业的葛飞来说,特别忙碌。他争分夺秒完成了两件人生大事:一大早先去校医院完成入职前体检,火急火燎跑到民政局和相恋了8年的女友领取结婚证,下午又跑回356体育平台办理入职手续,来不及去人事处报到,就要准备第二天出发的物品。

“培训结束,我没有随大部队一起吃饭,匆匆赶往50公里外的老家。我的突然出现,让年迈的父母很是惊喜,但得知儿子将要去凉山州待上两三年,老人家脸色顿时变得黯然,我极力让自己表现得洒脱。”张韬在日记里记下这段情景。

为了做到有的放矢,饶远林出发前专门去356体育平台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要了一套《四川省深度贫困县农业科技扶贫工作四川农业大学方案》和《四川农业大学科技成果选编》,还请教了一些在科技扶贫一线及曾在民族地区挂职干部的老师。

6月30日,纵然一路暴雨倾盆,路旁偶有落石和轻微滑坡,他们经过9小时长途跋涉,在下午5点到达雷波县和布拖县。

带上10万元“嫁妆”干实事

“我不是组织安排来的,是主动报名申请来的!就是想为农户干点实事,这是我作为一个川农人的初心!”川农大派驻挂职千万贯乡党委副书记的胡剑锋博士挂职10个月了,是这支派驻队伍中的先锋队员,除了1 .8米大高个子格外显眼,还练就了一副大嗓门儿。

残破裂缝的土坯房、脏乱差的民居、烂泥塘般的运动场……刚一到乡上,胡剑锋瞌睡都睡不着,不干点成绩出来,更担心会砸川农大的牌子。从当月25日起,他每天调研一个村,一共6个村,4个是贫困村,贫困率50%。356体育平台领导专程前往千万贯乡,与全乡干部一起召开座谈会,真正意义是给胡剑锋指点迷津,并嘱咐他”川农大就是你们的娘家人,是你们的坚强后盾”,让他变得底气十足。通过走村入户调研,他慢慢理出了工作思路,利用356体育平台给的10万元产业帮扶经费,与葛飞博士在全乡搞起“种草养畜”、生态养蜂两个特色产业项目。

他们借助石板滩村原有的养蜂基础,扶持带头大户,通过“借蜂还蜂”的方式逐步辐射到全乡贫困户,短短一个多月,已经由40群蜂发展到60群蜂,每群蜂每年能带来1000-1500元收入。他们还在千万贯村搞起了以“玉米秸秆青储”和“冬季牧草栽培”为技术核心的“玉-草-畜”种养循环。

激发村民脱贫内生动力

贫困地区太多农业技术难题急需解决,他们积极联系川农大专家,前去开展脐橙种植、牧草栽培、牛羊养殖、猪的营养、养蜂技术、生态鸡养殖等技术培训20多次,尽全力为当地培养一批永远不走的“土专家”。专家们还把电话留给了村民,遇到燃眉之急,便可实现远程技术指导。

胡剑锋还联系了一家企业和356体育平台农学院,为千万贯乡中心校建立了“川农&瑞进特励志奖学金基金”长期资助优秀学生,每年对成绩优异和进步最快的孩子分别奖励10人,每生奖励500元现金。他牵线农学院行政党支部、植保党支部赴千万贯乡进行支部共建活动,356体育平台农学院、环境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同学们,深入村子为孩子们开展专题讲座,规范垃圾处理,强化环保意识。

然而,教育落后问题,一直是饶远林心头的一个痛。伟子坡村共有2名中专生、1名高二学生属于“高学历”,经过饶远林充分沟通,他们同意在假期对村里娃娃开展辅导,林学院青年先锋队也要参加义务支教活动。为避免有的家长对原有老师产生不信任,饶远林建议义务支教工作与园内老师共同开课,还能促进老师们对自我工作的反思。但上课了,孩子们到课人数非常少,他们又挨家挨户上门通知,明确具体上课时间。为了提供适合当地学生的学习内容,他和村上读中专的黑日呷尔讨论教学大纲、教学板块、具体内容等到深夜。

村上闲散劳力多,他们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引导青壮年外出寻求发展,帮助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和寻找工作。

解决日常生活难题

马颈村严重缺水是个历史问题,全村700余人,吃喝拉撒,全靠接雨水。胡剑锋和乡党委书记便带领村民到处找水源,在海拔将近2000米的地方修了蓄水池,翻山越岭拉管道引水到了马颈村,让常年喝窖存雨水的村民喝上了放心水。听到哗啦啦的水声,看到村民们脸上笑成了花儿,他激动得差一点泪崩。

而对于饶远林,他常常起个大早跑到村头河边,观察村民怎么通行。一条流经村子的河水在村头一分为二,村民们需要脱掉鞋子,赤脚踩水过河,到对岸后再穿上鞋子。他和众人正在极力想办法,希望在此处架上一座能让村民安全通行的桥。

“来自大凉山深度贫困村的诚意产品,喝山泉,吃苞谷,呼吸负氧离子,生活惬意舒心!这里的鸡产的蛋绝对舒心放心!”张韬入驻额子沟后,就在朋友圈销售起了本土鸡蛋,目前,已经在一些超市上架。

学习民族日常用语,开展禁毒防艾宣传,鼓励传承民族风俗,联系物流公司,联系危房改造,修建彝家新寨,检查村舍卫生,控辍保学……4位川农专家按照“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四个好”新脱贫观,帮助村民们由物质层面脱贫向精神心理层面脱贫循序渐进地进行。

目前,当地困难户数量明显减少,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村民已经从简单的“等靠要”转变为通过自身努力来脱贫致富。

新闻来源:http://jydb.scedumedia.com/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优秀标兵】何强:从“数据侠”到“土专家”的追梦之旅
    【优秀标兵】何
  • 【优秀标兵】何强:从“数据侠”到“土专家”的追梦之旅
    【优秀标兵】何
  • 【教思广论】建城学院开展无人机航测应用技术培训
    【教思广论】建

最新文章

Copyright 2025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