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在线)四川大学生走进中国竹编第一村 探秘青神竹编文化

2018-07-12 09:11:36作者:中国大学生在线 来源:中国大学生在线 点击数:

  

苏东坡先生曾经在诗中评价“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讲的就是位于四川省眉山市的青神县。在青神这座宜居之城,处处有竹,户户编竹,人人用竹。

7月4日,四川农业大学机电学院“探秘青竹神韵,传承传统竹编文化”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中国竹艺城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了解青神竹编文化,感受竹编传承人那份精细的匠人精神。

社会实践结束时在中国竹艺城的合照。 徐世娇 摄

青神县,穿行于万亩竹海之中,翡翠欲滴,满目生香,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青神县盛产慈竹和丹竹,自古以来就有“人人用竹编,户户都会编”的传统。位于青神县兰沟村的竹编博物馆,外观上取意于竹笋。馆内一到四层,分设竹与人类生活、竹与青神、竹与世界以及国内外著名竹诗词、竹字画和竹编产业发展史。走进博物馆,竹编传承人王老师热情接待了实践团队,为实践团队队员们详细解说,从竹编与人类生活到每一幅竹编字画背后的故事,王老师一字一句,娓娓道来,无不让我们队员啧啧称奇。“几个人花上几个月甚至上几年的功夫来完成一幅作品,真的让我觉得相当的震撼。”一位团队成员如是说。

团队成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博物馆。 徐世娇 摄

参观完竹编博物馆,感受过丰富多彩的竹编文化,实践团队的队员们在王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体验竹编这门精细的手工艺。用于竹编的慈竹,只取中间两三节,一根竹筒,劈成一根根的竹条,再从竹条中,分出一片片的薄篾层,这些步骤,全凭的是工匠们的一双手。王老师用两条薄薄的竹篾,先为队员们示范,三两下,一只灵动的小鱼便在王老师的手下诞生,看似简单,可实践团队的队员们亲自动手却并不顺利,王老师也耐心教导,走到一个个队员面前,手把手的教队员们编出了一条条小鱼。

团队成员亲自动手体验竹编。 徐世娇 摄

竹编是一种传统文化,但这并不代表它就是固步自封的,竹编需要创新继承,竹编产业也需要创新发展。团队成员通过走访调查当地村民,发现大多数家庭认为青神的竹编产业不能够支撑起一个家庭的所有花销。尽管许多人看好竹编产业,但是他们已经选择了转行或者放弃竹编,所以目前的竹编产业需要创新,基础的技术还需不断提高。“竹编文化的传承很重要,中国竹艺城内设有许多实践基地供大家学习,我们希望更多人来传承。”竹编老师说道,“当然,竹编技艺仍需不断提高和创新,我们也正在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艺,希望竹编艺术有一天能够走进大多数的生活。”

“轻篾薄如绸,纬丝绷如发”,百斤竹丝只取八两,千丝万缕全靠一双巧手,这便是竹编文化中的匠人精神。竹编对于青神县的手艺人来说既是生计之道,养一方人;也是人文精神,传一方人。竹编等诸如此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的沉淀,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历史见证。队员们通过此次关于竹编的社会实践,对于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感触,对于传统文化传承人们,也有了更高的敬意。

团队成员采访竹编工艺人。 王朝潮 摄

新闻来源:http://campus.univs.cn/sj/2018/0711/1179556.shtml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优秀标兵】何强:从“数据侠”到“土专家”的追梦之旅
    【优秀标兵】何
  • 【优秀标兵】何强:从“数据侠”到“土专家”的追梦之旅
    【优秀标兵】何
  • 【教思广论】建城学院开展无人机航测应用技术培训
    【教思广论】建

最新文章

Copyright 2025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