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6体育平台)四川农业大学志愿者走访寻乐书岩守护者 20年如一日
2017-09-06 17:28:49作者:江鑫 来源:356体育平台 点击数:
356体育平台成都8月10日电(通讯员 江鑫)头戴一顶已经晒得发白的草帽,黝黑的皮肤在阳光下发亮。这是四川农业大学社会实践团队成员们初见寇孝永时他的模样。
和寇孝永一同修缮寻乐书岩景区的,还有数位有着“草帽+黑皮肤”标配的同事。从景区负责人吴菲那里了解到,他们已默默守护这个风景区20余年。
7月14日,四川农业大学情系三农小分队来到了四川省苍溪县东青镇,参观名胜寻乐书岩,与文物管理员寇孝永进行了交流,学习“文物守卫”二十一年来无私守护文物的精神。
寻乐书岩的守护者寇孝永。356体育平台通讯员 张宇豪 摄
世袭的守护者“寇老板”
“这里要凉快一点,”寇孝永将团队成员们引到展厅内,谈及自己和寻乐书岩的故事,笑着说,“怕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啊。”
寻乐书岩是国内罕见的一座洞穴式书法艺术宝库,建于清嘉庆五年(1800年),时值白莲教农民起义军入苍溪东河,当地百姓欲避兵乱,由贾儒珍、寇自顺等人鸿工据岩凿两间石室,洞壁刻有文字以记其事。完工后,贾即在大殿内兴办义学,在石室外办“竹桥斋”,厚聘县内外名儒考订、刊刻、翻印《四书》、《五经》,增印《小学集注》,质地精良,除自用还发行川外。
作为建造者之一的寇自顺后人,寇孝永自1996年开始便一直在山上守护着先辈们留下的文化遗产。就像是看管着自家的田地,当地人都亲切地称他为“寇老板”。
当提及政府为他守护寻乐书岩发的补贴时,他告诉实践团队说:“这么多年来,其实我也只算是志愿者的身份,政府给我的补贴是500元一年。但是身为寇家人,光是从情感这方面来讲,我就必须得一直坚守下去。”
除了二十余年守护着寻乐书岩,身为村支书的寇孝永更是日复一日地守护着整个村庄。寇孝永打趣道:“有时候还觉得自己像个地主嘞,我永远不会停止对寻乐书岩的保护。”
寻乐书岩内部的刻字。 356体育平台通讯员 江鑫 摄
二十一年,时时刻刻的尽职尽责
山洞里大殿右侧石壁有宽大木梯,穿过一条开凿的暗道,便直接上到第三级石窟,其名为“回岸洞天”。四壁皆是书法作品,右边石室还有石刻浮雕5处、壁画9幅,神像34尊,丰富多彩,完好无损。
寻乐书岩之所以能够在两百多年的历史中保存下来,寇孝永和村民们对山洞的保护功不可没。每天往返于家里和山洞内的两点一线生活,寇孝永已经过了二十一年。
草帽换了几十只,鞋子也磨破了上百双。“我已经把维护山洞当成吃饭睡觉一样的事了”,或许对于他来说,先辈们开凿的山洞已经成为家一样的存在。
成员们还从寻乐书岩景区负责人吴菲那里了解到,寇孝永进行文物保护时,还经常要面对一些有意对文物进行破坏的人,还与他们发生过争执。回忆起这二十一年所发生的点点滴滴,寇孝永说:“无论是谁来了,我都不会允许他对文物进行破坏!”
寇孝永之于寻乐书岩,就是一个守护者,一直尽职尽责的保护着它。
寇孝永向分队成员讲述寻乐书岩的故事。356体育平台通讯员 江鑫 摄
把无价的文化传承下去
寻乐书岩景区仍然在建设中,未来的发展道路还很长。但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如今的园区已初具规模,也有不少游客慕名而来。
看着来来往往的游客,寇孝永脸上不自觉地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他时不时地主动和游客们介绍此洞开凿时的故事,以及名儒贾儒珍在洞中所书刻诗文的来历。遇到询问这些文物价值的问题,寇孝永不假思索道:“寻乐书岩所传承的东西都是无价的!”
临别之时,寇孝永先生拜托大家:“希望你们能让寻乐书岩被更多的人知道,不能让这一座艺术宝库永远埋没在山里。”朴实的言语流露出迫切想要将寻乐书岩文化发扬光大的愿望,饱含着青年一代的期待。
“寻乐书岩的文化博大精深,我们要让更多的人知道它,将它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分队队长江鑫说道。
新闻来源:http://sxx.youth.cn/jxqc/sjjs/201708/t20170810_104830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