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玉米大豆带状间作增收示范区观摩会在山东德州举行

2017-10-17 11:36:33作者:山东频道 来源:山东频道 点击数:

  

  

\

    人民网德州10月11电(宋翠)10日上午,秋雨菲菲,凉风袭人,却丝毫挡不住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种粮大户的热情。当日,由中国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粮食作物丰产增效资源配置机理与种植模式优化”项目示范区现场观摩会在山东德州举行。
  
  与会嘉宾来到禹城市房寺镇陈寨社区,现场观摩了乡泽种植家庭农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以下简称带状复合种植)规模化示范区。
  
  据记者了解,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具有高产出、可持续、机械化、低风险等特点,种植采取扩行增密的宽窄行种植方式,在玉米宽行内套种3行大豆,通过扩大宽行,实现了播种、田间管理与收割全程机械化。
  
  “今年,我们与四川农业大学联合开展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和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高凤菊介绍说,我们在禹城市房寺镇、临邑县德平镇和兴隆镇共建立示范基地面积1000多亩。其中,禹城市乡泽种植家庭农场示范基地面积500亩,玉米为天塔619,大豆为齐黄34。通过千亩示范基地的实施,该模式与玉米净作相比,在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基础上,实现了玉米基本不减产,大豆增产100至130公斤,每亩增收300元以上。
  
  “国际间套作根际营养研究专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隆评价说,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最突出贡献是种管收全程机械化,解决了间套作技术应用的国际瓶颈问题。”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雍太文表示,国家粮丰重点专项要求重点开展种养结合、合理轮作和机械化间作套种等技术模式集成和示范推广。带状复合种植技术集三者于一身,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机具)和示范推广取得突破性进展,连续11年成为农业部主推技术。
  
  “这个种植模式很好,相当于大豆是白捡的。”临邑县富民家庭农场负责人魏德东接受采访时欣喜地告诉记者,两行玉米间作三行大豆,一个机器播种,实现机播、机收。农场今年测产,玉米亩产达到了600公斤左右,大豆在100公斤左右,比单作玉米每亩增收200元。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学教授、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主任盖钧镒对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给予点赞,他表示,该种植模式集种养结合、合理轮作和绿色增效于一体,特别是种管收机械化的实现为大面积推广创造了条件,已成为当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的新选择和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动能,并建议加快这一技术在适宜地区推广应用。
  
  据悉,2017年,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农业部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专项等支持下,在我国西南、西北、黄淮海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中开展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千亩示范片与百亩示范方建设。
  
  观摩会上,与会嘉宾还现场了解了四川农业大学研发的玉米∕大豆间作精密施肥播种机、大豆联合收割机等农机具。

    新闻来源: http://sd.people.com.cn/n2/2017/1011/c166192-30820613.html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优秀标兵】何强:从“数据侠”到“土专家”的追梦之旅
    【优秀标兵】何
  • 【优秀标兵】何强:从“数据侠”到“土专家”的追梦之旅
    【优秀标兵】何
  • 【教思广论】建城学院开展无人机航测应用技术培训
    【教思广论】建

最新文章

Copyright 2025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