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6体育平台)川农社工打造传统文化课堂 追寻传统文化足迹

2017-09-13 09:14:48作者:贺佳贝 来源:356体育平台 点击数:

  

    356体育平台雅安9月4日电(通讯员 贺佳贝)竹编艺术以竹子为原料,精制成各种类型的工艺品,其独特的构思、精美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堪称世界一绝。为追寻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足迹,从7月7日起,四川农业大学新桐小组前往上里镇社区服务中心开展了传统手工文化夏令营,为保护和传承竹编文化做一份贡献。
  
  探访手艺老人,寻找竹林深处的艺术
  
    上里古镇,历史悠久,初名为“罗绳”,取自昔日古道上的驿站、关狭之意。如今,古镇里大批游客停留在编织艺品前赞叹能工巧匠的手艺,而他们所赞叹的其实是批量生产的机器,古镇优秀的传统手工文化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日益冷清,而上里的特色竹编文化更是日渐没落。
  
    为追寻传统文化的足迹,进一步学习和了解竹编文化,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团队成员联系拜访了丛林深处的竹编技艺传承人杨树发老人。
  
    杨树发爷爷是上里镇有名的竹编手艺人,据说只要是他见过的小物件,他都可以自己用竹条编出来,村里有很多闲来无事的老人都找他学习竹编,而爷爷也把竹编当成自己一辈子的乐趣,一编就是五六十年。
  
    一进屋,爷爷便拿出来了各种各样自己用竹条编成的小物件,小巧玲珑的精灵球、栩栩如生的蚂蚱、精美的手环……这些无一不让队员们感到震撼,打心眼里佩服着眼前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
  
    为感受竹编编制过程,队员们拿着斧头随爷爷上山破竹。爷爷一边破竹,一边语重心长地说道:“这准备竹条啊,是最艰难的步骤。最细的竹条只有0.25毫米宽,和人的头发丝差不多,较为常用的宽度也只有1至1.5毫米。”
  
    “竹编是门辛苦活,从破竹到劈竹条,需要的是力气;从编竹到作品的完成,需要的则是耐心”爷爷突然心事重重地说道,“你们现在这些年轻人太浮躁,你们会的我们不会,我们会的你们也早已抛得一干二净!我编了五六十年的时间,现在我老了,编不动了,这手艺啊看来要在我这断了啊!”
  
  “4+1”课堂教学,感受和传承竹编文化
  
    为了让小朋友们了解当地传统手工文化,感受竹编文化的魅力和年轻一辈传承的责任,团队特地邀请了杨树发老爷爷教学,采用“4+1”模式,从认识竹编、创意编织、草编课堂、成品创意改造四个角度入手,全面打造传统手工编织文化课堂。

\

小朋友编织竹编筲箕。356体育平台通讯员 付晟旻 提供

    初试竹编,有的小朋友扎伤手指,有的掰断了竹条,还有的无从下手,有的皱起眉头放下了竹编。但不一会儿,孩子们又重新拿起了竹编,包上创可贴,接上断掉的竹条,拆掉失败的作品,在接近三十五度的高温天气里,孩子们始终坚持着。

\

手艺人杨爷爷给小朋友教授草编。356体育平台通讯员 付晟旻 提供
    杨爷爷娴熟的技术让小朋友看得眼花缭乱,一眨眼功夫手中的棕叶条就变成了羊头、小球、喜鹊等活灵活现的编织品。小朋友惊叹之余也拿起了桌上的棕叶条,模仿杨爷爷的动作开始认真学起来,遇到无法完成的地方就拿着棕条向爷爷请教。一时间,课堂周围都飘散着棕叶的清香。
  
    几天过去,小朋友们的编织动作慢慢变得熟练而快速。在最后一天的成品创意改造课堂中,孩子们把平时的所想所见与竹编融合在一起,彩线、彩纸、贴纸、颜料都被用来装饰在原本单调的竹编作品上,充满了童趣和活力。

\
 
小朋友对自己的手工编织品进行创新改造。356体育平台通讯员 付晟旻 提供

竹编义卖,让竹编文化广传播
  
    夏令营的最后一天,队员们带着孩子们来到镇上义卖这些完成的手工艺品,希望通过义卖让孩子们明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也让更多人了解到竹林深处的传统文化,加入到传承的行列。
  
    “这只蜻蜓是用竹子编的!”一声声感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老奶奶打开皱巴巴的纸团,用包裹着的零钱购买了一只“兔子”;年轻妈妈找来孩子在桌前耐心介绍活动,两人共同挑选喜欢的作品……
  
    “竹林深处有人家,南山竹海鸡鸣村。”当传统文化渐渐成为人们儿时的回忆,渐渐成为老屋中尘封的物件,竹林深处的艺术却熠熠闪
光。

\

义卖中购买作品的年轻妈妈。356体育平台通讯员 付晟旻 提供
    人们总在感叹传统文化在时代浪潮中的消逝,而在此次活动中,小朋友的兴趣、老人的手艺、游客的关注,都证明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从未消减。“我依旧惊讶于一根根竹条创造出的奇迹,惊讶于小朋友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惊讶于竹林深处坚守手艺的老人。”团队成员对竹编文化尤为热爱。
  
    “我编了一辈子的竹编,在我的眼里,这些东西从来没有过时……”

    新闻来源:sxx.youth.cn/jxqc/sjjs/201709/t20170904_10648703.htm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优秀标兵】何强:从“数据侠”到“土专家”的追梦之旅
    【优秀标兵】何
  • 【优秀标兵】何强:从“数据侠”到“土专家”的追梦之旅
    【优秀标兵】何
  • 【教思广论】建城学院开展无人机航测应用技术培训
    【教思广论】建

最新文章

Copyright 2025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