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农业科技工作者脱贫攻坚有作为

2017-10-23 09:43:18作者:李晓东 来源:光明日报 点击数:

  
   
     怎样为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怎样构建更加畅通的产研学体系,尽快将前沿性研究成果推广到农业生产实践之中?这是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师生在学习十九大报告时,一直在思考和交流的话题。水稻研究所研究员李双成说:“十九大报告更加坚定了我们继续研发高品质水稻品种的信心,也增强了我们尽快将先进技术推广到深度贫困地区的紧迫感。”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在水稻增产、水稻病虫害防治方面的成果早已蜚声中外。近年来,研究所产业技术研究与推广中心的30多名师生致力于将最新的水稻优质品种和高效技术向基层推广,帮助贫困地区的群众生产出更高附加值的稻米。水稻所目前已与四川眉山、崇州等13个市县合作建立了示范区,形成了从品种选育、清洁栽培到产后加工的完整产业链。当地许多村民通过农业产业化实现了增收脱贫。“十九大报告明确了乡村振兴战略,新时代人们的需求也有新变化。无论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满足新时代人们的新需求,还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农业科技工作者都要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水稻研究所所长李平教授说。
  
    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水稻研究所和当地的马岭食品公司开展深度合作,通过公司带动当地农民脱贫。水稻研究所不仅为村民引入了所需肥料较少的抗病优质稻,而且还为他们提供技术培训和田间管理支持,帮助他们把控完整栽培流程,平均每亩净收益增加了两三百元。
  
    “农业技术走出去既是近年来我国科技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表现,也是造福世界人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李平说。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一直坚持“走出去”战略,并设立了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在越南、孟加拉国、缅甸、老挝、巴基斯坦等国家建立了示范基地,积极与东南亚国家合作。水稻研究所为这些国家提供肥料需求少、抗病虫能力强的高效品种,和他们建立联合研究中心输出技术。在水稻研究所帮助下,一些东南亚国家的水稻产量增加了近3倍。

\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科技人员在什邡市优质高产示范基地指导。资料照片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优秀标兵】何强:从“数据侠”到“土专家”的追梦之旅
    【优秀标兵】何
  • 【优秀标兵】何强:从“数据侠”到“土专家”的追梦之旅
    【优秀标兵】何
  • 【教思广论】建城学院开展无人机航测应用技术培训
    【教思广论】建

最新文章

Copyright 2025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