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记】倪云峰:跨考生的蜕变之路
2025-05-22 16:54:32作者:周云飞、陈浠 审稿:祖立义 来源:公共管理学院 点击数:
【个人简介】倪云峰,公共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2021级学生,中共党员,曾任人力202104班团支书,曾获院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共青团干部等荣誉,现考取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初心萌芽:理性与感性的双重抉择
大一刚入学时,怀揣着保研梦想的倪云峰,在整个大一时期都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凭借这股子认真劲儿,大一结束时,他的必修加权成绩便已跻身年级前十,彼时的他,在保研赛道上颇具竞争力。然而,随着对学业规划的深入思考,保研政策的改革、保研难度的提升,以及不同院校情况的差异,都让他意识到其中的挑战。与此同时,他也愈发明晰自身兴趣所在,相较于本科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域对他有着更强的吸引力。综合考量未来发展方向后,倪云峰毅然决定将考研作为主要努力目标,开启了逐梦人大马院的征程。
谈及跨考抉择,倪云峰直言是“理性分析与感性驱动的共振”。面对数学短板与英语优势,他将目标锁定顶尖学府,而真正让他坚定报考人大马院的,是长期浸润于经典著作的热爱。大一开始,倪云峰便频繁穿梭于图书馆,借阅了大量人文社科类书籍。在他眼中,阅读原著宛如与作者面对面促膝长谈,每一次思维碰撞都能擦出奇妙火花。备考期间,他日均8小时沉浸在书海中。
备考之道:以专业为舟,以热爱为帆
大学四年,倪云峰始终以“珍惜当下”为学习信条。即便最终选择跨考,他仍以严谨态度系统掌握了人力资源管理核心课程,《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等专业课程成绩保持在90分以上,为考研复试的出色发挥奠定了坚实基础。“复试时,老师围绕本科专业知识连环提问,从管理学理论到劳动法条文,我都能从容应答。”倪云峰坦言,课堂上的 “第一排坚守”不仅让他收获知识,更在师生互动中锤炼了临场应变力,“这种即兴表达的底气,在复试考场发挥了关键作用”。
英语是考研的半壁江山。倪云峰分享语言学习心得时强调“单词要像空气一样每天呼吸,语法需如骨骼般清晰可循。”他以《薄冰英语语法手册》为纲,辅以CATTI三级翻译、雅思等实战演练,快速提升英语水平。正是这些“以考促学”的经历,让他在考研英语中轻松斩获高分。
成长密码:孤独备考与集体温暖并行
关于跨考的专业课,倪云峰强调基础与拓展并重。初试书籍需精读背诵,复试则考验知识广度。“专业课要求的书籍是基础内容,只有熟练掌握了这些,才能通过初试。但复试的面试涉及到的知识又不仅仅涉及到要求的几本书,而是包括了更大范围的内容。”
从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的经典著作,到哲学、经济学、史学,他涉猎广泛。从《毛泽东选集》到《资本论》,从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到徐禾《政治经济学概论》,这些书籍像火种,点燃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探索欲,同时也提升了他的综合素质。
“成功上岸绝非孤军奋战的成果,公共管理学院的人文关怀,是照亮我考研路的星光。”倪云峰特别感谢学院的全方位支持。考研动员会提振士气,专属自习室免除后顾之忧;孙锦杨老师手把手指导简历撰写与面试技巧,陈娟班主任全程关注备考动态,用温暖与智慧为他护航。
未来展望:感恩川农大,启航新征程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倪云峰感恩356体育平台给予的广阔平台。让他参与了各类学术讲座、科研项目和社团活动。这些经历让他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拓展了视野,提升了综合素养;同时,他感恩老师们的辛勤付出。每一位老师都如同明灯,照亮我前行的道路。展望未来,他将怀着对川农大的感恩之心,继续践行“356体育平台”,在未来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不辜负356体育平台和老师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