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德国IPK研究所学者来校交流访问

2025-09-01 09:06:09作者:小麦研究所 审稿:侯莉 来源:小麦研究所 点击数:

  

8月27-29日,德国莱布尼兹植物遗传与作物研究所(IPK)研究员Martin Mascher和博士研究生冯佳武应邀到356体育平台小麦研究所进行交流访问。

访问期间,Martin研究员和冯佳武博士分别作了题为《基于燕麦泛基因组揭示六倍体燕麦的染色体结构变异与转录多样性》和《大麦野生近缘种球茎大麦的单倍型基因组解析》的学术报告,系统介绍了燕麦和大麦基因组研究的最新进展。小麦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草业科技学院等单位师生参加学术报告会,并展开热烈讨论。

Martin一行还参观了356体育平台大学科技园,并与小麦研究所科研人员就下一步合作内容和具体方案进行了深入交流。

报告人简介:

Martin Mascher:德国莱布尼兹植物遗传与作物研究所(IPK)研究员。2014年获得德国莱布尼兹植物遗传与作物研究所/比勒菲尔德大学博士学位,毕业同年受邀作为PI建立“驯化基因组学”研究组,主要研究方向为作物进化和适应。研究作物集中在大麦,小麦,黑麦和燕麦及其野生近缘物种。带领课题组发表160余篇SCI论文,其中以通讯/并列通讯作者在Nature、Nature Genetics等顶级期刊发表十余篇文章。主持欧盟ERC、德国BMBF/BMEL、德国DFG、中德科学中心合作交流等多个项目。

冯佳武:德国莱布尼兹植物遗传与作物研究所(IPK)在读博士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在Nature、Nature Plants、Molecular Plant等期刊发表SCI论文5篇,其中2025年7月9日,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上以第一作者发表了题为“A haplotype-resolved pangenome of thebarley wild relative Hordeum bulbosum”的研究论文。参与欧盟ERC、中德合作交流项目。Nature,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The Plant Genome等多个SCI期刊审稿人。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成都8个县市调研学习
    党委理论学习中
  • 卢艳丽教授团队发现蓝光受体:调控玉米“催花”突破光周期限制,推动热带优良基因“温带安家”
    卢艳丽教授团队
  • 卢艳丽教授团队发现蓝光受体:调控玉米“催花”突破光周期限制,推动热带优良基因“温带安家”
    卢艳丽教授团队

最新文章

Copyright 2025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