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农先锋】动科学院“科技下乡万里行”肉牛产业技术服务团为宜宾肉牛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3-07-05 16:31:10作者:动科学院 审稿:何桦 来源:动物科技学院 点击数:

  

近日,省畜禽育种攻关计划牛育种首席专家、动科学院赖松家教授、动科学院王杰副教授、贾先波博士、省畜牧总站程莲高级畜牧师、省畜牧科学研究院石溢助理研究员一行,随省委组织部“科技下乡万里行”肉牛产业技术服务团(75团)首席、赴宜宾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和培训工作。

专家团队在筠连县肉牛产业发展中心主任罗永灵兽医师的陪同下,先后来到筠连县筠连镇联络村筠连汇隆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筠连黄牛(川南山地牛)保种场、筠连镇五凤村筠连县瑞兰家庭农场。专家团队继续推广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模式的关键技术,指出两茬皇竹草一茬玉米的多众生物共处、多层次配置的种植模式非常有效提高粮食和饲草的亩产量,充分利用好了光、热、水、气和土肥资源,是非常有特色的高效集约生产体系,比常规种植模式每亩多收了2~3吨饲草,对于降低肉牛的饲养成本有促进作用,同时,堆肥发酵的牛粪也得到了还田的有效利用,减少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为了提高种养生态循环模式的效率,专家们提出要时刻注意土壤肥力的变化,牛场粪污发酵成熟度的火候把握,提高粪污还田的效能,力争做到环境-养牛-人类三者协调发展。

期间,专家团队分别在筠连县和珙县进行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培训会议由宜宾市农业农村局申洪兵主任和杨显峰副局长主持。参加培训的是来自兴文、长宁、珙县、高县、屏山、筠连等地的60多名养牛业主。赖松家根据宜宾川南山地牛现状,详细讲解了川南山地牛的品种特点、生产性能的特点、特色、保种的主要技术以及生产发展方向。一位来自新文的养殖户当场表示,有了这样的技术指导,以后养牛更有信心了。王杰根据当前宜宾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模式存在的问题,讲述了发展生态循环模式的关键技术以及注意事项,尤其强调了这种高效能生产模式非常利于降低肉牛饲养成本、提高农民收入。贾先博和石溢分别做了牛的关键繁殖技术和应对低迷市场行情的策略。会议结束后,养殖业主们积极和各位专家进行了交流,表示这个技术培训太及时了,帮助他们明确了以后养牛的生产方向,大大提升了肉牛养殖的积极性。

王杰表示,本肉牛产业技术服务团会继续协同四川省肉牛养殖专家来宜宾进行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同时进一步与各地畜牧中心对接,加强养殖关键技术的指导,及时传授肉牛养殖新方法和新模式,培训一批急需、肯学的专业技术骨干,为宜宾肉牛发展注入新动能。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极寒高温都不怕!理学院团队研发新型有机凝胶,攻克极端环境材料失效难题
    极寒高温都不怕
  • 第四十三届校运会开幕
    第四十三届校运
  • 356体育平台科研人员揭示调控玉米干旱应答和籽粒发育新机制
    356体育平台科研人员揭

最新文章

Copyright 2025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